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今年财政赤字增至1.2万亿元,专家表示仍在可控范围内

今年财政赤字增至1.2万亿元,专家表示仍在可控范围内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03-27
  • 浏览量:655
【字体:
【中国镁质材料网】根据预算报告显示,今年中国赤字规模增至1.2万亿,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同比增长50%,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财政收支矛盾显现。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增加赤字后,赤字率在2%左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对于赤字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讨论引发关注。

 

  赤字支出多为民生

  

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同时,财政刚性支出在增加,这就需要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以及减税的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在民生方面的支出,供需矛盾突出,就要运用赤字来解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说。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在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解释了今年赤字规模扩大的原因。戴柏华称,从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看,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可调用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数额也较少,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都需要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政府打算增加赤字,总能找到很清晰的理由。”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根本没有必要增加4000亿赤字,应当把浪费性的开支节约出来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

  

“政府部门一年的三公消费有多少,楼堂馆所有多少?”王雍君说,现在政府应该实行严厉的支出控制政策,在这种前提下,再把这些浪费性的开支节约出来,释放到民生开支或者重点开支上去。

 

  财政政策保持扩张

  

学者认为,今年的赤字规模是为了延续去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和基调,巩固经济的回升态势和去年的调控结果。“财政赤字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扩张方面的代表性指标。”贾康在两会中接受采访时说。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政策是在经济运行低谷期使用的一项短期政策。在经济领域的共识是,经济短期内若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今年的赤字还是非常谨慎的,去年财政赤字8000亿,但前提是收入中还调入了2700亿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也就是说剔除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去年的收支差额为1.07万亿;今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能调入的规模仅为1000亿,即剔除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支差额为1.3万亿。从年度收支差额占GDP的比率来看,实际上今年与去年的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去年为稳增长,财政的取向变得更加积极,今年确定这样的赤字目标也是为延续去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和基调。巩固经济的回升态势和去年的调控结果。”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王军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方向,即减税和增支。目前这两个方向的工作都在进行,为企业减税、清理和整顿地方融资平台,同时加大民生、基建方面的投资。这就要求赤字规模大些,也是调控本身的必然结果。

 

  此次赤字增加是否合理

  

“这次稳增长没有采取简单的扩张,相对来讲比较温和,主要是把经济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次要吸取的教训是扩张过度,包括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变得突出。”王军说,经济总是处于波动的状态,财政赤字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也是正常情况。

  

王雍君研究财政预算多年,在他看来,判断财政赤字是否合理要看两个方面,即必要性和可承受性。王雍君说,必要性联系到政府的开支用来支持哪些目标,如果笼统地讲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今年是关键年份,从道理上讲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增加赤字是必要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很难判断包括赤字在内的支出总量对于既定政策目标是过头还是不足。”

  

可承受性则是要看赤字率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从政府公布的赤字率来看,我们还没有突破警戒线。但考虑到隐性赤字就另当别论了。”王雍君说。

相关文章